有很多討論的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這本書,以童書故事的敘事方式,呈現蛤蟆先生陷入憂鬱,到進行10次諮商後找回自我的療癒旅程,是心理諮商的入門指南。
/
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
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
作者:羅伯·狄保德(Robert de Board)
三采文化出版
ISBN:978-957-658-739-9
2022/10/20 初版9刷
/
1.「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,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。也就是說,只有你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,我們才能真正合作。」-Ch3 p.38
2.「人們內心的痛苦和折磨是自己選擇的」-Ch11 p.174
/
全書16章291頁,在輕鬆白話的故事過程中,加入了多個心理學的名詞,讀者透過蛤蟆先生與餐路心理師的問答,一起學習並成長。
諮商從回憶蛤蟆先生的童年開始,釐清與父母、朋友的互動關係,也了解到兒童、成人與父母自我狀態在成長過程中對人格的影響。
最有印象的心理學現象是「自我審判」與「共謀」。
它們都是把別人對你這個人的負面觀點或期望加諸在自己身上,並且強化這些訊息,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,形成了「我很差」、「我很沒用」的狀態等等。
這當中也包含具有批判、攻擊等心理狀態的他人,持續不斷的灌輸打擊,可能是父母或師長這些有權勢的人們,這麼做能讓他們覺得掌控局面。
因此蒼鷺心理師也不斷地提到,只有蛤蟆先生能改變自己,脫離那些不好的念頭,在情緒裡成長,以「成人」的狀態成長。
而情緒智商(EQ),是可以觀察內外在情緒並加以控制的指標,「同理心」也因它而生。
這一切都需要自我覺察,自己願意改變。
嚴格說起來,個人閱讀完這本書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收穫喜悅,可是能感受到故事開頭蛤蟆先生對任何事都失去興趣的失落感。
心理諮商的部分,之前看到一個部落格專欄,是諮商人在心理師建議下,將自己每次的情緒都寫成一篇篇的文字,作為諮商的參考資料。
在故事裡蛤蟆先生也逐漸恢復寫日記的習慣,會好奇他的文字紀錄變化。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是一本在閱讀中可以逐漸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的書,也會對心理諮商有更多的認識,進而重新檢視自己。
透過主動發現與學習,隨時動態調整自己的狀態,去達成想要成為的那個樣子。
同時書裡提到的心理學名詞,有興趣的話也可以是更多的延伸閱讀素材。
/
自我探索書籍,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作:
【書籍】快思慢想Thinking, Fast and Slow,了解你的大腦,提升思考超能力
關於「同理心」的一些想法:
【生活】藝術治療工作坊衍生的同理心感想
/
未經同意與授權,請勿轉載本文內容。
首頁:pingswander。行旅日常 https://spwcdfrmrschg.pixnet.net/blog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