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電影除了娛樂,常常在無形之中起到教育與傳遞訊息的作用。相對於好萊塢,寶萊塢的歌舞片常常帶有誇張、超現實的效果,突然出現許多人唱歌群舞,屬於勵志喜劇片的<<三個傻瓜>>就是其中一個例子,而它的劇情起伏不斷,用幽默輕快的手法諷刺僵化的制度,讓觀眾哭完又笑,笑完又哭,也從中一窺陌生的印度日常與文化。

《三個傻瓜》是2009年一部寶萊塢喜劇劇情片,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·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《五分生》 。

 
  印度人口眾多,工資低廉且說英語成為近幾年歐美國家客服、技術外包的基地,也因此讓子女上大學受高等教育可以改善生活是印度社會的期待。當然在制度之下「適者生存」,競爭越激烈,壓力越大,主角們上一位朋友選擇自殺脫離這個制度,當藍丘改良、操控他製作的空拍攝影機飛到窗口,畫面帶到上吊的同學,這是本片一個震撼與反思。院長病毒有沒有錯?我想,於理他是對的,情感與道德面,他卻是間接的兇手。

  
  「念書」的本質是獲得知識,而知識可以幫助人們做好想做的事,在藍丘身上可以看到這點,他將所學靈活運用於救人、生活,他熱愛獲得知識而頂替來到大學,畢業之後辦學校讓小朋友喜歡學習。院長病毒以誰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與學生問答,點出只有頂端的人才會被看見。學生花費十幾年在學校背頌許多「唯一」以填寫考卷,往後大多數答案用不到,換個角度想卻可能是引起興趣的關鍵字。

  

  親情與友情伴隨我們成長,愛情也會加入,再怎麼難解難捉摸,無數的「情」總是人生必修課題。藍丘似乎被沒有這些困擾,大學時期他跟拉加、法罕一同做了許多荒唐事,畢業後他銷聲匿跡,還是關注著朋友。我有些不明白,藍丘不跟法罕等人連絡,但是讓釐米跟在身邊,難道法罕拉加比起釐米更不能知道他其實是王杜?女主角佩雅應父母之命嫁給蘇哈斯,婚禮前因為法罕等人找來而與他們奔向藍丘的所在地,覺得她的情感掙扎很微弱,但也擔心這麼多年過去藍丘還會愛著她嗎?

  

  超時交卷而教授拒收時,藍丘問教授:「你知道我們是誰嗎?」,教授回答:「我管你們是誰」,他把自己跟法罕的考卷混入考試卷中、打亂,跑離教室,這點就可以看出藍丘不受拘束的性格,腦袋也轉得很快。 拉加的媽媽不斷說她為了拉加犧牲許多,所以拉加要好好讀書,賺大錢。傳統觀念以聽父母的話為孝順,父母會預設孩子的未來,常常是長輩們想要彌補自我缺憾的投射與「對你好的過度關心」。在這裡想到「聽媽媽的話」這首歌,總是會疑惑所以是要自我犧牲以換取媽媽不要受傷?不能說前人都這麼做與忍耐而不經思考的順從了,人之所以為「人」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獨立思考。

  

  藍丘對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會思考並且嘗試改變。而傳統之所以為傳統,通常是經過漫長的考驗後流傳下來的事物,在新時代不全然要被否定,有時候反而更加堅定,但會去深入反思與了解才能做到「守破離」,這也是學文創很重要的修練。

  片中的風景都很吸引人,間接行銷印度山水的美。朋友們終於找到藍丘所在地的湖泊看起來不像在平地,查了一下發現是標高五千多公尺的班公湖,水很清澈,空氣感覺很幹淨也稀薄,劇組要上去場勘不知道容易否?想去朝聖好像還得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高山症。約莫是高中在課堂上觀賞<<三個傻瓜>>,之後電視轉台看到重播我會接續再看一遍,除了前面提到的議題,這部電影還讓我感受到了勇氣,各種嘗試與要堅強的勇氣。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ings 的頭像
    pings

    pingswander。行旅日常

    p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