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持續買進: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,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》自2023年年中上市以來,就是很熱門的書籍,還擁有《致富心態》與《原子習慣》作者的推薦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【書籍】持續買進JUST KEEP BUYING
/

持續買進: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,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
作者: 尼克.馬朱利(Nick Maggiulli)
商周出版
ISBN:978-626-7252-71-0
2023年6月初版
/
關於本書
全書21章262頁(含前言與結語,不計註釋)。
核心理念就是書名「持續買進」,即不斷地投資,讓資產不斷累積。同時也是鼓勵人們持續發展感興趣的事物,轉換成為「Just keep doing」,在生活中不要空手或停下。

作者身為資料科學家,以圖表數據和直白的文字,一一解析常見的理財觀念,彙整從存錢、投資到退休的各領域資訊,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且實證的理財方法。
從「4%法則」、「持續買大盤」到「買房存錢用現金或投資」這些都有提及。


先閱讀前言與結語,就是快速掌握本書的章節重點,作者提到他的目的就是要使讀者的財務成功可能性最大化。
作者提醒我們,窮人應該專注於存錢,而富人則應該專注於投資,積累資本才會產生「複利效應」的效果。
書中也羅列討論「生財資產」的重要性。生財資產指的是那些能夠長期產生收入的資產,例如股票、債券、不動產等。包含副業,要盡可能多樣化拓展收入來源。

 

作者比較了401(k)在內的美國退休金計畫,它亦是個儲蓄與投資帳戶,在資產的配置上相較台灣的複雜與靈活。
在台灣,勞工每個月的薪水與雇主各提撥6%進入個人專屬的勞退帳戶,退休時提領。

之前發現有些較年長的同事會提高個人提撥的比例,即法定6%+6%到最高的比例。不禁思考,在30年前的銀行利息動輒5%以上,若同事從年輕時就以最高比例提撥,資金單純在勞退帳戶裡就少了一些時間複利的效果,但也是個簡單的強迫儲蓄方式。

 

此外,書中也提到了「資產再平衡」的概念,每個論點支持檢視個人資產的頻率不同,最短的有每個月檢視。而作者傾向每年操作一次,因售出時會有所得稅的影響。再平衡通常想到的是賣出,採用買進的方式相對需要更高的本金並涉及稅率問題。

閱讀《持續買進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隨著作者的大量數據分析去複習常見的財商知識,這是一本從理財到投資都能一次了解的實用指南。不只要「持續買進」,而且要越早開始,這本書值得一讀再讀。
/
題外話

發現譯者李芳齡的眾多譯作裡,已經閱讀過《複利效應》、《金錢心理學》與《心態致勝》這些書籍,
似乎還可以找其他的來看,如:《七大力量市場》或《貝索斯寫給股東的信》,意外收穫更多待看的書。祝福閱讀這篇文章的人們,平安健康。
/
其他閱讀

【書籍】複利效應:6步驟引爆收入、生活和各項成就倍數成長
/
未經同意與授權,請勿轉載本文內容。
首頁:pingswander。行旅日常 https://spwcdfrmrschg.pixnet.net/blog


arrow
arrow

    pin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